巴西解救160多名中国奴工的消息一出,我以为黑窑奴工的把戏玩到国外去了。
结果,仔细看看新闻,原来就是中国外派劳务工的常态。
正常的工作状态竟然被巴西视为“奴役”。
巴西列举的奴役现象是,护照被雇主扣押,30人睡一屋,共用一个淋浴,睡的木板床没有床垫。工作强度大,没有休息。
比亚迪先是回应与协作方金匠公司解除合同,随后又指责巴西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
被“奴役”者本人也一脸懵逼,难道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不是劳务工的常态吗?
怎么就奴役了?
他们还联名写了声明,表明满意这种工作状态。
巴西声称劳工待遇依据的是巴西法律,在他们眼里,比亚迪这种待遇就是奴役,他们忘了,那些人是中国人。
那么是中方公司不了解巴西法律吗?有人透露,中方雇佣了470名本地劳工,他们的合同和待遇与中方劳工是不一样的,那就是说,中方雇主知道巴西法律,只是内外有别,区别对待了。
只能说,巴西与中国,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空。中国外派劳工的常态,在他们眼里,就是奴役。
这个生活状态,自打中国开始援外项目时,就是如此。
比如著名的坦赞铁路工程,坦赞铁路施工人员来自于铁道部下属的不同地方局,最多的是东北局和四川局。铁路本就是准军事部门,管理严格是常态。
当年,中国铁路工人,下船,登上码头栈桥,他们统一的蓝制服,统一的行李箱,以及整齐的队伍,就有当地媒体猜测,中国派来修铁路的是囚犯。
中国工人穿着统一服装,扛着统一的箱子,下船走上栈桥。
说起劳动强度看看当年坦赞铁路工人怎么工作的,中国当年机械化程度低,施工靠人力,即便打眼放炮这些事都是靠铁锤,钢钎,校正铁轨完全靠人力。
当时西媒嘲笑中国的坦赞铁路是竹子铁路(Bamboo Railway)。
中国修坦赞铁路时,不远处美国人在修一条并行的公路,中国人靠人力,美国人靠机械,他们的效率肯高于中国,铲车掘出泥土,抛到一边,不到一小时,一条壕沟很快呈现,而这样的工作量,中国和坦桑尼亚工人很多人要干很多天。
中国工人不服气,美国人白天干了,晚上中国人去给他们毁坏掉。美国人找中国人来讲理,200多中国人包围了10几个美国人。幸亏坦桑尼亚警察赶到,制止了一场械斗,不,应该是群殴。
我找到了那个差点发生冲突的现场,两座紧邻的桥,公路桥是美国修的,铁路桥是中国人修的。我感叹,公路桥是机械修的,铁路桥是半手工修的。这和奴役没关系。
中国工人每周工作七天,每日8小时,没有休闲,没有娱乐。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当地人疑惑,问他们:你们来非洲前,是不是打过针?吃过药?
中国工人不解地问:这是什么意思?
当地人说:你们为什么不谈女人,不找女人?为什么不出去?你们没有休假吗?
别说娱乐找女人,他们连营地的门都出不去。
我去项目地就住在营地里,现在的非洲外援项目工地和营地与当年一样,营地有铁丝网做围栏,当年是砖房和木板房,白铁皮屋顶,现在是砖房和塑钢房,营地有铁丝网做护栏,有马赛人做警卫,保卫他们的安全。
每天起床,洗漱,吃早饭,集体乘车,前往工地。中午回营地吃饭。饭后,继续去工地。傍晚回营地吃饭,休息,洗浴,睡觉。
在营地的对面,隔着一条铁路就是一个小村子,中国人来到前,村里没有电,也没有水,村民一直喝河里的水。
中国营地建起之后,挖了水井,用柴油机给村里发电。
每天傍晚饭后,营地大门打开,村民走过铁道到营地取水。
为了服务工地上的本地人,对面的村子里开办了简陋的酒吧、KTV,还有一条售卖小食品和日常用品的小摊档。中国工人打趣称,那是村里的CBD。
但是,中国工人不允许进村去娱乐和消费,就连我们想去,也要征得营地负责人的同意。不准进村儿的理由是——安全。
每个工人的外签劳务是两年,这两年,他们就这样工地——营地,两点一线。2年后,工作到期,收拾行李,装上汽车,前往机场。可以在机场免税店购物,然后回家。
他们眼里的非洲其实就是他们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,从车里看到的窗外景物。他们回家后向亲戚朋友讲述非洲,可以肯定地说,基本都是听来的,而不是看来的。只有那些工地、营地,与当地工友的故事才是真的。
这样的工作状态基本是所有外派劳务的标准状态,但是在巴西人眼里,这就是奴役。说明什么?说明巴西人和中国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空。他们对于工作生活的理解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。
今天的非洲项目营地,100多人一个浴室,4—5个淋浴头,这不是很正常吗?
一定要指出的是,外派劳工无论生活多简陋,工作多辛苦,他们的工资收入是令他们满意的。比如,据报,巴西比亚迪的员工每月收入13000。当年的坦赞铁路工人是双薪。
当年去非洲,中国工人的吃与国内比,是天壤之别,在中国,他们吃饭,要粮票、肉票、副食票。然而,在非洲,吃饭不限量,肉蛋奶天天有,海参、鱼、龙虾、螃蟹、虾是餐桌上的常备食品,因为当地人不吃带壳的海货,所以,海产品很便宜。
这样的生活状态,对外派员工来说,无论是多少人睡一间房,多少人共用一个淋浴,睡床只有木板,没有床垫,都是可以忽略的,
所以,巴西比亚迪这个问题上,中企算不算奴役,只能说是标准不同。有时说起996,我就说,可能我们还活在卓别林电影《摩登时代》的时代。
别说比亚迪公司那些“奴工”的雇主,在中国互联网上也有不同的意见,指责巴西的言论很多。外派两年,收入高,吃得好,生活状态辛苦一点儿,可能还被另些人艳羡着。
去看看南方城市桥下和街头那些找不到工作的露宿人,那么,这些巴西“奴工”已经是生活在天堂了!
赞(5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