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
前些日子无聊,把《马大帅》三部曲零敲碎打看了一遍。这剧多少年前稀稀拉拉瞅过两眼,到底讲了什么,早已忘却。网上对此剧评价甚高,号称是本山大叔巅峰之作,东北文艺复兴前夜的现实主义挽歌。加之近年来,彪哥成为鬼畜顶流、赛博浪子,头衔堪比大冰老师,这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一开始看,也没太走心。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剧了。对于一个被快节奏叙事戕害多年的观众,又看到老赵在前面使了些常用的喜剧包袱,总觉得平平无奇。后来没事儿就看两集,也就看完了。我发现,追这类生活剧的好处,就是不怕被故事的悬念牵着走,看得像《绝命毒师》一样欲罢不能。它更像是《风骚律师》,要的不是一波三折,而是静水深流。
《马大帅》并不胜在情节曲折,挖掘人性的复杂。相反,按照目前国剧的制作水准,它很套路化,人物有些刻板。整部剧,叙事节奏重复,戏剧冲突始终围绕着两个核心打转。一个是马大帅怎么活下去,一个是范德彪到底活成谁。
从第一部到第三部,两个人东一个碰壁,西一个折腾,不断地倒霉、获救、再倒霉、再获救,使人想起池莉那部小说的名字:《烦恼人生》。
《烦恼人生》当年被视为“新写实主义”开山之作,重在表现普通人在日常中遭受的那些“消耗”。《马大帅》也是讲日常,但看完整部剧,会发现它又不止于日常。我本拿它当下饭小菜,可一小碟一小碟吃完,它居然有点儿后劲。
这后劲是一阵悲哀。
放在二十年前,我一定看不出《马大帅》有什么深意。这剧有意思在于,你看每一集,每个段落,它是一出喜剧。可当你看得越多,站得越远,回味前后,你会发现它是一出悲剧。或者说,它本身就是一出悲剧,只是本山大叔十分了得,让你看了一出从头笑到尾的悲剧。
《马大帅》大部分人物都是陪衬,说工具人也不为过。什么小翠、吴总、玉芬、钢子、牛二,统统为马大帅和范德彪两个人来服务的。编剧上讲“情节驱动”,分外力和内力。这些角色,不过是两人命运的外力。
这两个人,看细节,是喜剧,看整体,却是悲剧。
02.
“村里人进城”是个古老的套路,放眼全国,鲜有比本山大叔更会玩儿这个套路的艺术家。他熟悉农民身上的质朴,也了解他们的狡黠。他知道他们是一群会打小算盘的人,但也极少让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底线。
马大帅是赵本山塑造的那种典型农民,底子善良、质朴,以至于在城市人面前显得愚笨、一根筋,但他又有很强的存活能力。
注意,是存活。但不一定生活得好。
《马大帅1》里,马大帅在城里的一系列遭遇,是他故事线的喜剧来源。来到城市,他被骗、被偷,遇到假币团队,稀里糊涂蹲了监狱。这只是城市光怪陆离文明景象的第一棒。放弃带马小翠回村后,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。
怎么在城里活下去,成了贯穿三部曲马大帅生活的核心困境。他学手艺,总学不精。给人打工,忙活了半天勉强糊口。他身上那些过于天真、善良乃至不精于算计、不去斗争的傻气,总是让他成为被坑的对象。
豆瓣上,《马大帅1》评分高达9.0。很多观众觉得,大帅在城里的一系列遭遇,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魔幻性、荒诞性。这在他为玉芬筹钱的段落里特别明显。他没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,只能去给人哭丧。他这边哭丧,那边的“孝子贤孙”打着麻将,亲情不过是做给人看。
他假装公务员去陪退休干部聊天,学拳击去当富二代的陪练,给一个丧失亲情的臭脾气老太太当保姆。通过马大帅拼命筹钱,赵本山用喜剧包裹,以戏谑的方式把城市有权、有钱、有文化阶级的私欲和窘迫一一揭疤。在这个过程中,马大帅自身的悲剧性也展开来。为了医疗费,他只能用一种自虐的方式活着。
那一刻,马大帅是孤独的,无依无靠。
马大帅最大的悲剧性,不在于他没赚钱的本事,而是他本能地想做一件好事,却与外部环境格格不入,以至于不断把自己拖入泥潭。
《马大帅1》里,他在后厨上班,给人送饭,路上遇到流浪儿童,就把外卖饭菜刨一半给孩子们吃,这是三部曲中马大帅办事风格的缩影。
这一特质在《马大帅2》里成为了贯穿整剧的核心冲突。他想办打工子弟学校,又狠不下心来收钱。一看到人家苦,还掏钱去贴补。如果说一开始他是冲“教育家”的虚荣,被宁静教育后,剧集后半段,他变卖家产,则是彻底陷入了“好人陷阱”。可到头来,学校发生食物中毒,没有家长站出来为他说话,没有人感恩他的付出,大家要的是赔钱。好人并不得好报。
在一个精致利己主义泛滥的时代里,这种“近乎憨愚”的质朴和善良,使得马大帅注定会成为一个世俗失败者。无论他得到多少财富,终究会再一次失去。
拉通三部曲一起看,这点越发明显。在《马大帅1》的结尾,编剧强行光明,让马大帅得到了一张存折和一套房。可到了《马大帅2》里,他很快就变得一无所有。到了《马大帅3》,他好心扶老人,被家属索赔,最终落得连片瓦遮身都没有只能露宿街头。剧里面,误会澄清,人家退还了费用。可是现实里呢?一个像马大帅这样的人,怎么在现实中活下去?
面对外部环境人们的自私自利、尔虞我诈、道德匮乏,在城里挣扎生活了那么多年,马大帅始终没学会吃一堑、长一智,没学会成为一个自我保全、适时冷漠、对旁人命运袖手旁边的城市人。
这是他一再丧失的悲剧根源。最终,他只能离开城市,回到村里。从这个角度反过来看,那些能在城市里混得如鱼得水的人物,要学会小心提防,要学会明哲保身,要学会放下助人情结,要学会放弃田园牧歌式的幻想。如果想发大财,最好还会合法地偷抢拐骗,从他人身上攫取利益。就像剧中那些反面人物,那个出卖彪哥的朋友,那个害钢子弟弟吸毒的大哥,他们的报应轮回,只是为了激起观众们朴素的价值共鸣,可现实呢?
《无间道》里讲话,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。
许多人称赞《马大帅》是本山大叔的巅峰之作,大概也是因为它旁敲侧击了现实的运作规律。在马大帅这里,一个又一个喜剧包袱,一次又一次荒谬事件,缓缓呈现出我们一系列逃不掉的、负面的生存处境。出门是骗子,亲情是表演,强者总是凌弱,发财全靠偏门,那你要怎么对付?
03.
马大帅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。范德彪的问题,是我要活成谁。
整个三部曲里面,彪哥的人生困境只有一个,求而不得。这是他人生硬币的一体两面,一面是喜剧,一面是悲剧。无论爱情、事业,彪哥苦苦追求的,总是他想够够不到的。而他手上已经拥有的,他又不够珍惜。
跟马大帅不一样,范德彪是厨子。这点手艺练好了,安身立命不难。可是他并不甘心当伙夫,他想成为彪哥、彪总。他贪图的不是温饱,而是尊重,甚至景仰。他好面子,渴望成就宏图霸业,希望令江湖闻风丧胆,不想被看成没文化、没底蕴的人,凡此种种妄念,都成了他语言、行为逻辑的一环。
范德彪身上最大的笑点,源自他毫无自知、自省的表演性人格。其背后也直指一个人生的终极问题:你到底是活给自己看,还是活给别人看?
彪哥显然是后者。所以他要不停地折腾。虽然说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但是,对爱情、事业的渴望,得讲究一个切合实际。彪哥的喜剧和悲剧根源都在于,他想要的一切,和他力所能及能得到的之间,实在差太远了。
《马大帅1》里他一次又一次单相思,一次又一次挨揍。整个三部曲里,他不甘寂寞,不能安分地做厨子,又是搞池塘,又是搞靓汤,又是给人解梦,他一直想跳脱出自己的普通身份,可总是一次次重重摔落在地上。
彪哥明明是那么普通,但他却总可以那么自信。这一人格是他喜剧人生的驱动。他总可以自视甚高地什么事儿都插一手,去学校就要当副校长,去美容院就要当总经理,但他又总能百折不挠地把事情搞砸,炖不熟豆角,除不掉纹身,百般忙活永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这些毫无自知之明的帮倒忙,近看是喜剧,退一步看却是实打实的悲剧。彪哥屡战屡败,永远年轻,永远极不靠谱。
悲剧之深,缘于天赋、技能、运气和内心渴望之间巨大的落差。这就好比一个碰巧当过大学班长的人,一辈子都惦记着去美国当总统。
一开始,在维多利亚当保镖时,得益于吴总的狐假虎威,他还有机会把这些可求而不可得的东西行为外化。他教人江湖最高礼仪,逞能假装会一身功夫,带着吴总的钱、开着吴总的车回到村里装阔,对外永远自称二十九岁,这些日后在鬼畜界封神的段落,无一不透着一股小人物的可爱与悲凉。
离开维多利亚是一个大胆的决定。彪哥想凭自己的本事闯荡。然而一脱下吴总这层虎皮,彪哥终究是彪子。他鬼点子很多,但从来不在正路上。他事业心很强,但永远强错了地方。他不甘认命,却总是高不成低不就。他渴望做出头鸟,关键时刻分分钟掉链子。他始终找不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。
比起马大帅,范德彪更容易让人共情。有多少人年轻时,身体里没住过一个范德彪呢?混得好,对于许多中国人,尤其是男性而言,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世俗化成功的标准。在自我认知尚未加载完成的年纪,许多想吃、想睡、想变成天上云朵的人,其实都是范德彪的变体。他们可能不像范德彪那么漫画、浮夸,但在许多时刻,也一定心系过抱拳礼,自我陶醉,自我演绎,幻想是一方霸主。
他们都在某种幻觉里拔高过自己,都刻意用某些姿态包装过自己,生怕别人看不出自己是天纵奇才,生怕落于人后,淹没在茫茫人潮。当他们在这种奇异的自造的人设幻想中起舞时,那一刻,彪哥灵魂附体。
雷蒙德·卡佛说,大多数人都会遭遇失败和破灭,在某个时刻怀疑自己,觉得生活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,你在19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清楚,自己成为不了什么样的人,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要到青春晚期、中年早期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,才能真正透彻地了解自我。在这个意义上,彪哥是“幸福”的。
因为他之所以能饱含喜剧色彩地折腾,是他永远活在19岁之前,永远不知疲倦地做着一个热切的、逆天改命的梦,永远没醒过梦。
二十多岁时,我也遇到过这种三十来岁了,身上还残存着范德彪风貌的男人们。他们渴望出人头地,希望大富大贵,被人仰视,害怕沦落为芸芸众生中十分普通的一员,有些小聪明,热衷于走偏门。对于他们的妄念,我很难抱以嘲笑,只觉得有几分悲哀。其中有些人,一直在寻找改变阶级聚集财富的、最简便也听起来最不靠谱的方法。仿佛是范德彪散落在人间的碎片。
那个谁说,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?
梦醒了,无路可走。
还有谁说,人生永远追逐幻光,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,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。
范德彪的困境在于,他的幻光,离他双脚站立的地方,实在太远了。而许多人这一生的忧伤心路则是:曾是德彪,嘲笑德彪,理解德彪。
最后,告别德彪,忘记德彪,告诉自己:
“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。”
04.
《马大帅》三部曲,口碑有高有低。第一部被捧得很高,有人说是神作;第二部被许多人厌恶吐槽;到了第三部,勉强回了口血。
第二部当初被骂,一部分是马小翠、吴总和钢子的狗血剧情。另一部分,是编剧把马大帅和范德彪这两人的特点写到了极致。
一极致,看起来就有点失真、讨厌。
在《马大帅1》里,马大帅近乎憨傻、损己利人的善良,范德彪自视甚高、败事有余的折腾,到第二部里面都膨胀了一百倍。马大帅为把学校办下去,瞒着玉芬变卖家产,范德彪为了成就一番事业,不惜绑架自己骗桂英钱。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,人物身上的喜剧色彩就不再讨喜,而是疯癫。
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讲故事方法。稍有不慎,原本可爱、喜感的人物,就变得让观众觉得难以理喻、纯属傻逼。《马大帅2》相较于《马大帅1》之所以失败,就是往这个方向走了太远。但拉通整部系列剧来看,《马大帅2》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。说实话,看完三部曲,1和3那种强行光明的结尾,实在令人不适。因为它把故事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童话。
《马大帅2》的结尾,却是让人回味的。甚至有几分王宝强《树先生》的意味。在过分的癫狂、无视自身缺陷,追求不求实际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能力之后,马大帅和范德彪,都迎来了人生的大悲。范德彪疯了,但他疯了,仿佛才更像个正常人,终于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。马大帅瞎了,一口一个“该”骂自己,终于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。
两个主角,一个精神上残疾,一个生理上残疾,将人物的悲剧性推向顶峰。
要是它改编成电影,拿这做结尾,我得给它多打一分。至于1和3里面那种时来运转、幡然悔悟、天降横财、好人好报的戏码,就当播出需要吧。
从这个角度看,《马大帅2》并不是一塌糊涂。它延续了《马大帅1》里面的悲剧感,仿佛一则社会寓言在告诉人们:当一个人想做点有价值的好事,到头来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,甚至把家底折进去。而当一个人想冲破命运的枷锁,无视当下已经拥有的幸福,最终只会落得失去理智。
类似的人和事,我们在新闻或身边看到的不少吧?
至于《马大帅3》,它才更像是《马大帅1》的续集,又出现了“医托”“婚托”“街头抽奖诈骗”的城市套路,回到了“村里人进城”的戏码上,但比起第一部里面哭丧、陪练、哄老干部,荒诞程度弱了许多。3更多把矛盾建立在男女情感那点事上,暗恋、尾随、出轨、吃醋,意思不大。
时至今日,《马大帅》能在互联网上回响,主要还是依赖于赵本山、范伟的精彩表演。两人采访时都说过,剧中很多喜剧场面,都不是剧本上有的,是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碰出来的,纯属即兴。演玉芬的王雅捷也说过,跟他俩对戏特别紧张,完全不按照本子说,包袱全是现挂。
看剧期间,刷到过不少片花。最多的场面就是马小翠和钢子憋笑,憋得那叫一个痛苦。每次跟范伟对戏,钢子一低头,八成是笑场了。那时期,本山、范伟的合作,已入化境,怎么演怎么好笑,其他人根本抢不着戏。
多年以后,无论范伟拿了多少影帝,人们津津乐道的,还是范德彪,是彪哥说话的腔调、作派。很大程度上,这离不开本山大叔的成就。
还值得一提的是《马大帅》的气质,那种还原生活状态、生活面貌的气质。在今天的国产电视剧里,这种气质,已经荡然无存。看《马大帅》时,你会惊讶于一帮人每一顿吃饭的戏都吃得那么香,每一个人住的地方都那么符合身份。仿佛剧里演的就是你身边某些人的生活。没有服化道的美化,没有过分的妆造、滤镜。那是独属于世纪之初的生活颜色。
很可惜,这样的真实,越来越难看到了。
尤其结合马大帅进城后一系列的遭遇,他的生存之苦,他的人善被人欺,这样的苦中作乐,恐怕已经不适合时代主旋律了。这些故事,无论用多少喜剧包袱去包裹,它关于底层人的挣扎与渴望,都是内含苦涩的。
就像野孩子《生活在地下》里唱的:
北京 北京 不是我们的家
我现在才知道劳动的人是最穷的
生活不是理想 不能幻想
不是我所能了解的事
唱过的人 他不用说出来
赞(59)